1911年的辛亥革命其实从数十年前就已经蓄起了第一颗火种。1840年,面对珠江口外大英帝国气势汹汹的四十八艘远征舰船,和蒙古人一样擅长骑兵作战的满清统治者惊异地发现,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再也不是几个世纪前在成吉思汗的铁骑下瑟瑟发抖的卑微文明了,拥有大口径火炮的铁甲舰冲向摇摇欲坠的古中国,东方文明彻底丧失了独自发育演化成为现代文明的机会。大清王朝几百年的统治自此摇摇欲坠。
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窘境,敲醒了最后一批沉睡的中国人。北洋水师建立之初,舰队在火力和整体吨位上远超当时的日本海军,而开战之时,舰只却年久失修训练不足,看似强大的大清北洋水师不经意间便朽为了一摊烂泥。没有能够让社会重新焕发生命力的体制,装备再先进的器物,也不过是一具身着锦衣的腐尸。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摆在中国面前的出路似乎只剩下了一条——改革既然没有了出路,那么就只有革命图存。孙中山说,革命、革命,革的不是人的生命,而是改变国人的命运。然而说到底,它还是建立在牺牲国人生命的前提之上的,革命的胜利既归功于革命军的奋勇,亦不能忘却清军的牺牲。
而今,每每念及这些历史,透过影片“穿越”到当时那个大环境中,我总是对这个国家多舛的命途感到由衷的难过。历史在前进的过程中,给了这个古老民族多少化腐朽为神奇的机缘,而我们才是真正享受历时成果的胜利者,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