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学员天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干部培训 > 学员天地

2014年第二期中青班(总第42期)诗歌散文专辑

时间:2014-12-15 浏览人数: 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编者按:在泰顺岭北接受“三同”教育,在岭北青山绿水的优美自然环境和悠然恬静的人文环境影响下,激发了中青班同学心中的诗情画意,纷纷用各类风格的美丽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教育体会,不用去顾虑诗词格律,只是一种真情流露,浑然天成,何等潇洒。
 
题岭北对联:
眺蓝天白云闻松涛阵阵   看鸭鹅戏水听溪水潺潺!
第一组 陈少克
 
泰顺岭北“五古八美”:
古村苍凉悠然、古树苍天蔽日、古道沧桑悠远、古民俗生机盎然、古廊桥巧夺天工;青山蜿蜒之美、流水清澈之美、云雾飘渺之美、麦田层叠之美、松林苍翠之美、竹海清逸之美、瀑布渲染之美、农家绿色之美。           
第三组 赵军
无题:
深入泰顺岭北,且走且感动,那田间 ,那古屋前,那 红豆杉下,仅23名学生的中心校貌似私塾,94岁的耄耋老太耳聪目明,孑然劳作的花甲老人笑容恬淡,惟有群鸭惊慌失措。 
第三组 周碧素
岭北遐想
干年古道 踏上 千年古道 一步一石阶 你听 那位历史老人 在诉说着 行道悟道的传说 百年屈辱 百年求索 道在何方 在南湖的小船上 在西柏坡矮小房间里 在崎岖的长征路上 在共产党人的脚下 踏出一条人间正道
人生不过呼吸之间 悟道不过一念之间 为人师者 行道传道 不为风摇 不为雨藏 任君来去 守我天朗 本无所染 明妙坦荡 
行王道 察民情 不矜细行 终累大德 
中国道 信心满   中国梦 终成真 绿水青山 安居乐业
第三组   张小冰
宿岭北有感:
岭北是一个可以让你文艺细胞活跃起来的村庄。在这里,你可以慢下来,细细品味自然,生命,生活……蓝色的天空,绿色的竹海、森林,绵延千年的古道,清澈奔流的溪水,白墙黛瓦原木窗的民居,馨香清雅的茶香……都市久居的人,这不就是你追寻的桃源?                                    
 第三组 胡向兰
 
泰顺岭北,牵手“三同”教育:
走村串户访民情,感慨真情和感动。田间地头干农活,体验勤劳与艰辛。革命圣地净灵魄,追寻记忆同岁月。文化礼堂学习语,共梦想希望在路上。
第三组 曹小春
 
路:
喜欢岭北的山与水 山如碧玉水似带 山上,小路婉转 山下,大道康庄  
我们走在山上的羊场古道,专村入户,访贫问苦,重温先辈的足迹,漫道雄关,依稀如昨,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情怀。
青山明月,溪水潺潺 让远方传来的嘹亮歌声为我们见证:人民万岁,祖国伟大,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
第三组 林汉文
                                                          
岭北“三同”有感:
眺蓝天白云听松涛阵阵,看鸭鹅戏水闻溪水潺潺。宿琴桥农宿食野菜山禽,涉尾水叮步攀岭北古道,送文具书籍献一丝真情,访老农老妪帮割稻挖薯,赏天狗食月伴伊人舞步,谢李教林伟作周到安排。
                                      第六组 周松玉
岭北红豆杉:
你在岭北 我在岭南 却不知彼此在何方 思念是断了的弦 奏不出冬的孤独春的渴望 翠绿是你的衣裳 云雾是你唯一舞伴 年复一年 声声鸟鸣是否你的哀叹? 潺潺流水是否你对远方的期盼?
   人来人往 络绎驻足的人们 谁能读懂你脚下千年的沧桑 身上几多的轮回积淀? 
春去秋来 年年此时 你总泛起点点红晕 那是相思的结晶 注定在这个秋天相逢 沉默 凝视 千年的思念 在瞬间定格
第六组 周松玉
 
岭北清晨(打油诗)
矴步廊桥红豆杉,桥桥相望见沧桑。远山近树水尾滩,滩头滩尾戏鸳鸯。日照后山稻金黄,前山含羞雾中藏。众鸟齐鸣水欢畅,村姑舞步迎天亮。     
第六组 周松玉
 
诗歌散文专辑
 
成己成物——致陈嘉庚先生(外三首)
 


一枚小小的玉章
翠绿中闪烁着先生的身影
一生陪伴,守身如玉
精妙的线条
把嘉庚刻成了丰碑
 
一把小小的秤
装在木制的盒子里
像琴弦,不弹自鸣
先生靠着精明与诚信商行天下
它身上还满载着理想与激情
一块黄泥瓦,凝聚一滴滴阳光
从古人搭建房屋的技艺里
从远古的劳动号子中
展露出魅力
步履艰难,朴实无华
在集美的小路上
在海边的浪涛声中
细细找寻先生的足迹
在先生的雕像前沉思
成己成物是你一生的总结


 
鸡蛋花抒怀
 


一瓣、三瓣、五瓣 
牵手似风车旋转
迎风而舞 
温柔着绽放
你还在找寻如花的生活吗
叶的平静,花的等待
波浪一样摇摆 
包裏着亲情母爱   
远方的早晨  
牵动家乡的夜晚 
红色的、黄色的 
谁在爱中迷失?   
蓝色的夜幕降临了  
只想饮一杯酒,消灭掉那些忧郁感伤  
月,升起在天竺山上  
沉默地等待晨曦


井冈山脚下的花花草草


藤蔓不说话 
她们在岩石的一角歇息 
把一滴露水吸进肺腑
我在秋日的清晨  
与她们相对,静听 
那些花儿,依旧艳丽 
那些果子,也已饱满
不靠枝叶的衬托 
也不依仗石的威严 
张合之间 
全凭内心的一丝欢喜
溪水哗哗 
不见源泉 
鸟儿翩飞 
又归于平静
浓雾弥漫,又云开雾散 
我站在峭石的一侧 
看枯草间又萌生新的生机 
看她们的面容嵌进了无数的期冀
一恍惚,那些花花草草就成了 
站立的旗帜 
迎风飘荡在 
生生不息的红土地上


 
谒曾志墓
注:高中时,一篇课文,让我记住了陶铸、曾志。在井冈山,邂逅曾志墓,简朴至极。


这张黑白照片
有着高贵的忧伤  
青春一经点燃就未曾熄灭 
一直在路上
如今的小井,向天下洞开 
在接踪而至的人流中 
你选择了沉默 
选择了热闹之外的僻静
土山坡,小柏树 
半平方的山石下 
埋葬了你这位老红军战士 
魂归兮山林,魂归兮井冈
在细雨中,我默默站立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悠扬的二胡拉长了思绪 
绿叶间一束白花,先期到达
梦境里无数次回望 
历史在贴身而行 
河水向着木房子歌唱 
青山有幸,终掩盖一切的厮杀
作者:任泽建


井冈山信念教育
四十二期中青班,   千里奔赴井冈山。
当年岁月坚又难,   八角楼里写新篇。
为了夺取新政权,   无数先烈早长眠。
而今生活多美满,   理想信念永不变。
作者:许亚    
 
井冈山归来
参天龙蛇,奔腾五指峻峰;
翠竹松杉,雾漫五井黄洋。
观井冈故地,多了碑林亭阁;
闻茨坪老者,增了敬慕信念。
曾志之墓,荡涤人间污浊;
大井托孤,激荡大爱无言。
八角楼的灯光,仿佛看到伟人的坚毅;
红军洞的遗址,依稀感到铁人的刚强。
犹记烽火里,九死一生;
弹指一挥间,天翻地覆。
凝天际悬月,豪情磅礴;
盼中华圆梦,霸业成就! 
作者:陈少克   
 
井冈山之夜
 
夜,清凉如水。与纷繁喧嚣的白天相比,你夜晚的姿态,是那么宁静、安祥,带着特有的静谧、朦胧和神秘。
连绵逶迤的山峦依旧,震耳欲聋的炮声已经遥远,但你依然忙碌。八十多年前的人们,或许根本无法想象你今天的场景。
路,越来越宽,但绕不开那一道道弯,因为,曲折是你的特色;人,越来越多地涌入你的怀抱,虽然不堪重负,但依然昂首挺胸,因为,坚强是你的性格。     
当最后一抹晚霞转身远去,飘渺的雾弥漫头顶,渐渐地,月光透过葱郁的树林,洒落一地的斑驳、朦胧。黄洋界掸去身上的尘埃,静静地卧在你的怀里;在脚步声中忙碌了一天的八角楼,如一位安祥的老者,开始闭目养神—
我静静地品味你的寂静、你的朦胧、你的神秘。此时,你是否已经疲惫、是否有些许的孤独?络绎不绝的人群,谁能真正静下来,读懂你此时的沉默和孤寂?
再孤寂,你也不会吱声,因为你坚守着一种信念;再困倦,你明天也得早起,以宽阔的胸怀迎接四方的宾朋,因为你要让那种精神代代传承。
在你面前,我越来越感叹自己的渺小。我这个匆匆的过客,又怎么能读懂你夜的深沉、你的博大、你的深邃!
作者:周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