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学员天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干部培训 > 学员天地

2014年第二期中青班(总第42期)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摘编

时间:2014-12-15 浏览人数: 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编者按: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是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作出的再动员、再部署、再要求,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基本遵循。第42期中青班全体同学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并分组进行热烈讨论,现将讨论心得体会摘编如下,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1.jpg
 
 
新常态下必须从严治党
 
10月11日上午,42期中青班全体学员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会后,第一组学员紧紧围绕从严治党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从严治党要在思想上“严”起来。要明白,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重要原则,不是一句空话,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堕落都是因为在思想上放松开始的。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对每位领导干部都是一种诱惑,没有在思想上牢筑一条底线,是很容易被拉下水的。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病态,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所以说,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尤其重要,要引导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要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明底线、知敬畏,真正做到敬法畏纪、遵规守矩,这样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二、从严治党要在制度上“严”起来。我党有很多从严治党的制度,但是为什么总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其实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比如去年中央推出的“八项规定”,刚出台时,大家认为这太严格了,毫无人情味,会不会影响工作、消费甚至影响经济增长。经过一年的实践,大家都觉得这个规定非常好,领导干部减少了应酬,遏制了奢靡之风,留出更多的时间思考工作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可以在家陪陪家人,增加了家庭和谐。同时“八项规定”深得民心,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重新树立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好处不言而喻。
三、从严治党要在管理上“严”起来。从严治党重在严管干部。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着方方面面的公共权力,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如果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正,直接影响我党的声誉,说白了我党8000万多党员,在群众眼里就是少数领导干部代表所有党员,每个领导干部做出不好的事情,都是对我党声誉的一种凌迟。这些年,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别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纪国法被查处,群众评论时都会说共产党腐败透了,其实就是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好饭,而把这屎盆子扣在了共产党的头上。从严管理干部就是要分清党委、政府职责,特别要防止一把手独揽大权,要使每位领导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既可树立领导干部的形象,也可保护领导干部不被身陷囹圄。
四、从严治党就是要在监督上“严”起来。从人性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只不过因为各种制约和监督,而受到有效遏制。一旦失去监督,拥有公权力的领导干部很可能就会权力寻租,损公肥私,最后害人又害己。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从严治党要重视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仅靠上级部门监督是不够的,只有受到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领导干部才会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总之,在新常态面前,从严治党就是要消除那些法不责众的心态、蒙混过关的想法、打擦边球的侥幸。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党中央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的宣言书、动员令。我们要主动适应党的作风建设新常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第一小组
 
 

从严从实  常抓不懈
 

    第二小组学员在泰顺县罗阳镇岭北社区礼堂对习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文风简朴、用语平实,很接地气,通篇突出从严从实,常抓不懈的主题,大家深受教育,对活动的认识更加深入。现根据第二组学员讨论情况,将主要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习总书记讲话指出,在一些领导干部眼中,抓党建同抓发展相比要虚一些,不容易出显绩,一年开几次会布置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那么上心用劲,这种思想是不对的。他强调党要管党,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目前,由于体制、历史的原因,以及部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偏差,使得党政不分的现象趋于严重,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我们学员中的乡镇书记,主要精力都在抓投资、抓项目等经济发展工作上,对于党建工作普遍认识不足,注意力都不在“党要管党”上。通过学习总书记的讲话,大家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关键。 习总书记讲话指出,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拿自己开刀,解决问题才能势如破竹,改进工作才能立竿见影。一个单位、一个处室的负责人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不采纳正确的意见建设,则带领的团队就难以有战斗力,难以有明显的工作成效。因此,我们中青班的学员要带头反对“四风”等不良习气,为普通干部作好表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要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进一步转作风提效能,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
    三、常抓不懈、锲而不舍是取信于民的根本。 习总书记讲话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虽然教育实践活动要告一段落,但作风建设的长效化、制度化仍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始终要把抵制“四风”等不良习气,作为从政的基本要求,要更加自觉地维护这次活动的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来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
总之,大家为只有从严治党、正人正己、常抓不懈,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才能取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更巩固。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要把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小组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习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再一次深刻教育,再次引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深度思考。第三小组通过讨论有三个方面的强烈感受:
一、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有一种强烈的宗旨使命感。古语有言:“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作为领导干部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实实在在贯彻到工作中去。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特别是在制定政策、出台文件的过程中要更好地体现群众所思所盼。要建立和完善服务群众机制,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构筑“群众满意工程”。
二、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有一种强烈的岗位责任感。习总书记在党的路线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使人警醒,催人奋进,督促着我们要始终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告诫。当前我们从事的工作和正在做的事情,还存在一些四风问题,需要继续坚持不懈抓紧抓实抓出实效。其中,事业心责任感是作风建设的灵魂,可以说,抓好了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抓好了干部队伍建设,就抓住了作风建设的关键。
三、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有一种强烈的整改紧迫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基层组织薄弱、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仍然存在,作为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角色意识,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同时,必须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团结民众、促进和谐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第三小组

 2严字当头、实干为要、自省自律、改进作风.jpg 

 
严字当头、实干为要、自省自律、改进作风
 
学习习总书记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上的讲话精神,通过“三同”教育活动,四组全体同学感触颇深。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转讲作风必须真正从思想上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做到严字当头、实干为要、自省自律、改进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要坚定信念。坚持政治立场不动摇、理想信念不淡化、大事大非不糊涂。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
二要时刻警惕。守得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常思为官之道、常察贪欲之害、常省自身之过。
    三是不忘本。始终牢记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加强与群众的联系。要对接基层,服务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忧、反映民意、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养成群众利益无小事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习惯行为,以实际行动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四小组

3学习委员领读习总书记讲话原文.jpg

 
 
学习委员领读习总书记讲话原文

转变作风   从严治党
 
第五组全体学员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结合刚刚结束的泰顺县罗阳镇岭北社区“三同教育”活动,畅谈思想、交流体会。同学们在热烈的讨论中,结合中青班一个月时间的集中学习和实践,联系实际,就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形成以下三点认识:
一、“从严”是保障。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群众路线教育只所以取得预期成效,正是在活动全过程始终贯穿“严字当头、从严从实”。试想我们在这次教育活动如果仍然只是走过场、搞形式,怎么会达到“红脸”、“出汗”、“治病”的效果。在这次中青班三同教育,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对每位学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设置活动载体。选择了群众最需要、发展相对困难的地方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困;跟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3天半时间,使我们一些长期坐办公室的基层干部在农田里割刀挖薯,体验劳作辛苦;夜访入户,了解基层困难群众的处境。虽然短短几天的农村生活对部分学员来说还有些不适应,但由于至始至终严格要求、督促到位,最终圆满完成了既定了各项计划要求。在永嘉人武部的军训生活也是如此,四天的封闭式军训,队列、格斗操,严字当头,一丝不苟,学员们在军训中出了汗、淋了雨、晒过了日头,体验了军营里的生活,最终达到了培养吃苦、团队协作、纪律观念和国防意识的教育。
    二、群众是标准。从严治党,群众是标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党员干部队伍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现象。在党的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为主线,围绕服务群众,处理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着力克服群众不满意、意见大的各种现象,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这次三同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泰顺罗阳镇党委在规划发展、合理产业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坚持了群众标准,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果。据镇党委书记李教书记介绍,他们在做总体产业规划时,结合群众意愿进行充分分析论证。一方面当地农民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经济愿望强烈,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底子薄弱,公共服务条件差,投入非常大而无法负担。为此,镇党委制定了“产业在山区、人居在城区”的发展思路。利用自然条件优势,聚集土地、资金,实施政策倾斜,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同时,将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区,让农民也可以享受到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我们在三同的入户走访中,不少当地村民对此予以充分的肯定。目前,碑排恩贷村的猕猴桃种植业发展形势喜人、岭北社区村居环境得到根本性治理并发展成为民宿休闲旅游区,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学员们还感慨道,我们祖辈、父辈也是农民,部分学员过去也从事过农业劳动。但长期的机关工作,接触农民少了,与农民的距离远了,这次三同教育活动,重新拉近了与农民的感情。
    三、领导是关键。从严治党,党的各级领导负有重要责任,都要从自身严起,用自己的模范行为,特别是纠治不良风气的勇气,作出好样子,在群众中树立好形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领导带头。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不搞特殊、把自己摆进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有效的压力传导,上下互动,形成了合力,进一步加强在群众中的威信。这次三同教育,学员们接触了一批镇村领导干部,也听到了群众对他们的评价,他们对镇村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思路赞赏有加。我们感触至深的是,一个有凝聚力和执行力基层领导班子,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必须做出示范,带动一片。因为领导干部怎么做,全体党员在看、群众也在看。每个群众和普通党员心理都有一竿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地方党风政风如何,落实责任主体主要就看领导。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要求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深入改进作风,深入研究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形成长效机制,打好党风建设的这场硬战。
第五小组

4党员干部在 “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做什么.jpg

党员干部在 “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做什么
 

42期中青班第六组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精神,结合“三同”教育活动感受,心得体会如下:
一、优秀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带头人是建设好“美丽乡村”的关键。我们要大胆地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市场经济意识强,群众公认的农村能人选拔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中来,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选“焦裕禄式”干部配开拓型班子,做到一心为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特别要着力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提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本领。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发挥“美丽乡村”建设生力军作用,要抓好学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要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还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党组织的引领,党员干部的带头。
二、党员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地发挥四大功能。一要当好喇叭筒。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了群众自觉参与的意识,引导农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二是当好规划师。党员干部要深入村镇调查,重点了解和掌握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结合乡镇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做好产业规划、项目谋划和建设计划等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工作,明晰蓝图愿景,明确建设目标。三是当好店小二。“美丽乡村”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亲自动手,带领更多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活动中来。
三、党员干部要在“美丽乡村”建设要体现为“民务实清廉”宗旨。美丽乡村是生态经济社会概念,习总书记曾说过,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因为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一要在项目确定中体现群众意愿。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简单“拍脑袋”、搞“一言堂”,必须充分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紧紧扭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二要在工程建设中体现群众参与。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只是干部“剃头挑子一头热”,必须要依靠广大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让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三要在实施效果中体现群众愿景。建设美丽乡村,不是 “涂脂抹粉”、“绣花枕头”,必须着眼长远,思维超前、视野宽广大,要通过品牌化运作,实施精品化建设,打造成环境优美的秀美之村、和谐文明的富裕之村、特色鲜明的魅力之村、服务优质的幸福之村、管理民主的活力之村。
第六小组

5第六小组.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