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县市党(社)校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县市党(社)校

推进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

时间:2015-04-22 浏览人数: 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永嘉县目前现场教学基地有17个点,其中,3个省级现场教学基地、7个市级现场教学基地、7个县级现场教学基地。党校根据各个现场教学基地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将其进行分类,共分党性教育、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非公党建和企业文化、改革开放三十年变迁、旅游开发等八大类。作为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基地,党校并不参与日常管理,而是对其进行动态掌控和指导提升。现场教学示范基地的建立,增强了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现场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探索
(一)立足高起点谋划,加强统筹。我们将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作为深入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举措来谋划,思想上高度重视,注重加强县内资源的统筹整合。一是严格选点,把好准入关。近年来,学校组成多个调研组,通过广泛的走访和现场踩点调研,对各个现场教学基地的教学主题、接待能力、教学场所等条件进行现场考察,并作综合评估,最终共确定五尺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等17个现场教学基地。二是成立项目课题组,保证人员力量。成立了以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课题组,整合县有关单位专家、县委党校专职教师以及基地负责人等人员力量,从人员力量上给予充分保障。三是学习借鉴上级党校、兄弟学校先进经验。在大量查阅国内有关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部分成员专程赴义乌党校考察小商品市场建设教学基地,借鉴国内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方面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
(二)立足高标准建设,精益求精。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教学方案和教学讲义的编写到展室展厅的设计、讲解员的培训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力争实现“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实践者变教师”的目标。一是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我们多次深入教学基地现场,从文档、图片、声像等基础资料入手,围绕教学中的“听、看、问、思、说”环节设计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等内容,力求保证科学性。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学基地的内涵,编写了各个基地的教学讲义,力争做到“好看、好听、好用”。二是规范现场组织管理。围绕不同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参观路线,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资源,力争做到科学合理。三是深入总结工作规律。为提高对现场教学基地开发建设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探索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模式,我们在深入调研以及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背景意义、开发流程以及要素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为全县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立足高效能管理,规范有序。一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基地建成之后,我们每年组织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班、青干班、新提任领导班等主体班次和部门班次的学员到部分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同时,近年来,我们还接待了省委党校、温州市委党校组织的多个班次的学员开展的实践调研和现场教学。每次现场教学完成后,我们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对相关内容及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接待和现场教学水平。二是加强评估和考核。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现场教学基地进行评估与检查。三是加强人员管理。各基地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基地的日常保障和对外联系以及接待工作,并选聘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丰富、参与基地建设的党校专职教师作为现场教学的主讲教师,全力保障现场教学的现场组织以及教学讨论等环节。
二、部分现场教学基地教学策划及安排
为了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改革,促使教学上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使学员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通过现场学习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在建设基地的同时,我们对各个现场教学基地的教学参观流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如:
1、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1)简介:在楠溪江上游,岩头村西北约6公里处,有一座静谧恬适的村庄---五尺村。1930年5月3日,中央军委批准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正是从这里举革命的大旗。而红十三军军部就设在五尺村的四份祠堂。在军部旧址南侧七、八十米的山岗上,雄伟地矗立着红十三军纪念碑。碑高十米,张爱萍将军手书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十三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镌刻在碑体的青石上。五尺是浙南地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最早的一个村庄。早在党的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当时全省唯一一个直属党中央的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第一批五位成员中,就有两位是五尺人。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是五尺村一位贫农的儿子,他是浙江省著名的“一师学潮的”积极参与者之一。在胡识因、胡公冕等人的影响下,五尺这个当时只有二百多户的小山村,就有113人参加了红十三军组织,还有为数更多的五尺农民参加了党和红军领导下的革命活动。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时代,国民党新军阀对五尺村残酷地进行了无数次的扫荡、围剿,他们实行烧乡血洗的政策。五尺村人民为革命事业付出惨重的代价,敌人的暴行不仅不能征服英勇的五尺人民,更加激发了五尺人民坚强的革命意志。在党的领导下,这里成了摧不垮炸不烂的战斗堡垒。
(2)教学方向:革命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3)适合班次:中青班、入党积极分子班、初任公务员班、党外人士班等。
(4)教学内容:听讲座、观看电教片、座谈、扫墓、宣誓等。
2、永嘉革命烈士墓。
(1)简介:沙头烈士墓位于沙头镇高浦村岩垅山山坡上。始建于1955年12月,平面呈长方形,坐西北朝东南,占地约2600平方米,分墓区、墓院两部分,有纪念碑、纪念馆等建筑。正面墙上题:“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砖砌券门门额上,横书“烈士墓”3个字。烈士墓依山而筑,中有甬道,分4坛,左右排列穹隆形墓冢。冢后坎分别嵌有烈士墓碑。月台正中六角形碑座上耸立“人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顶上闪耀五角红星。墓院中为通道,正面为3间砖木仿古建筑纪念馆,左右为六角形攒尖顶凉亭,松柏参天,花木繁茂。纪念馆中陈列谢文锦、李得钊、金贯真、郑恻尘、柴水香、关榕等烈士的遗像遗物。建筑宏伟,是我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83年列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教学方向:革命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3)适合班次:中青班、入党积极分子班、初任公务员班、党外人士班等。
(4)教学内容:听讲座、观看电教片、座谈、扫墓、宣誓等。
3、埭头村
(1)简介:面对梧山,苍翠挺秀九螺山丹崖如染埭头古村建于元代后期,背依,为陈姓血缘聚居之村落,现有1400余人。埭头古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古村以陈氏大宗祠到卧龙岗为中心区,分布着陈氏宗祠、积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后祠、屈庐等古建筑。
(2)教学方向: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古村落保护开发、户外拓展。
(3)适合班次:中青班、领导干部班、大学生村干班、入党积极分子班、党外人士班等。
(4)教学内容:听取经验介绍、参观新农村建设、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等。
现场教学就是在科学地选定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先由教师向学员介绍教学对象基本情况,提出问题,让学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组织学员带着问题到教学现场听取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介绍,现场讨论与研究,回校后再总结出具有指导性和规律性的研究材料。
现场教学由以下多个步骤组成:
1、基地选择。学校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现场教学基地,通过发放相关现场教学基地的有关文字资料、播放相关音像资料向学员提供教学材料,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现场教学基地的基本情况。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让学员明确教学对象,使现场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2、学前准备。学员在课堂上阅读、分析、思考教学材料。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学员对教学对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材料印发给学员后,教学组在校内课堂上,引导学员阅读、分析、思考教学材料。
   3、现场教学。教师与学员共同带着问题到现场教学基地,听取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介绍,现场讨论研究。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启发学员对教学对象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
4、课后工作。教师与学员返回课堂对教学内容深入讨论和研究,总结出具有指导性和规律性的研究材料。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促进学员对教学对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开阔视野,启发思路,达到教学目的。最后,由导师就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专题点评,帮助学员理清思路、深化学习效果。 
三、利用现场教学基地开展教学的意义
一是利用现场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有利于推进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是党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干部培训中如何搞好研究式教学,这个难题需要党校教师在改革创新中来破解,党校教师必须以超常规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边干、边总结、边研究、边提高。俗话说“教有定规,教无定法”。利用现场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也是这样,只要能够促进学员开拓视野、引发思考、推进探索,实现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我们就应该大胆地尝试,在创新中不断地完善现场教学法,不断地推进研究式教学。
二是利用现场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有利于增强干部培训效果。党校教育是干部教育,党校的教学方式应当充分发挥学员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创造能力。利用现场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过程中,学员在课堂上通过对教师搜集、整理过的材料以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初步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与学员共同带着问题到教学基地,听取教师的具体情况介绍,现场讨论与研究,进行再认识,再返回课堂对教学内容深入讨论和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具有指导性和规律性的研究材料,增强干部培训的效果。
三是利用现场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党校教学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现场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不仅增强了党校各相关科室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等能力,而且,教师在与学员在共同学习、讨论与研究的过程中,也从学员身上学到了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了教学双方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中共永嘉县委党校
                      201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