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时间:2018-10-31 浏览人数: 来源:教务二处
10月23日晚,由温州市党校城区第三期中青班的学员组织的重温老三篇—理论经典悦读沙龙在党校教学楼B501室精彩开讲,学员们重温了毛泽东写的三篇短文,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12位学员分享了自己阅读经典的所思、所感、所悟。
1、老三篇之《为人民服务》为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
第一组发言学员:管植
再一次重温《为人民服务》,其中的一些名句名段让我记忆深刻。“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等。这些名句名段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自身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围垦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深入实际、了解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的推进工作。
第一组发言学员:方盛彦
为人民服务,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做好本职工作做起,社会将会更和谐。于个人而言,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坚守岗位办实事,时刻保持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为民服务、多作贡献”。我们中青班学员的工作都关系到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时刻牢记对社会的承诺和使命,坚定信仰,把对党忠诚、为民尽责的初心付诸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第二组发言学员:高建忠
通过重读《为人民服务》,感悟有如下四点:一是要做主动接近群众的热心人。在工作中不能躲避群众,要把群众当做朋友,自觉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二是要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诚心人。要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只要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是真诚的,那么干群之间的距离就会越走越近。三是要做关心体贴群众的细心人。为人民服务要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而大事小事都应贴近群众。四是要做善于发现问题的有心人。我们要做善于发现问题的有心人,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问题,认真分析研究问题根源之所在,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组发言学员:陈尔飞
通过重温《为人民服务》,结合瓯海教育工作感悟有如下三点: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和行动的永远宗旨。“为人民服务”思想,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共产党人的实践,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二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象是人民,这是明确“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要有“不忘初心”的鲜明的人民立场,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是全心全意的,这是明确“怎样做好服务的问题”。不是三心二意,更不是假心假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克已奉公、不谋私利,就是要改革、要创新。
党校徐声响老师点评:四位学员关于《为人民服务》的阅读分享都很有“新意”,都能用新的眼光和视角,结合时代背景和自身的工作去分析问题,分享的有温度、有深度。
2、老三篇之《纪念白求恩》为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所撰写,原题为《学习白求恩》。
第三组发言学员:包计波
通过重温《纪念白求恩》,让我们脑海里树立了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具有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外国战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新时代的政府工作人员,我们要继续学习他的精神,对工作负责,对人民热忱,敢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名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利于人民的人。
第三组发言学员:项雪慧
我重温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后,对“奉献”一词有了更现实和更深刻的体会。我们共产党员理应心系人民,胸怀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但更要以此为基础,立足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眼前的现实工作。爱岗敬业就是这样一种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该如何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要知行合一。要带头发扬奉献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做“场面人”,把工作落到实处;二要勇于担当。要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三要精益求精。要不断钻研业务,发挥自身力量,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使得职业生涯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第四组发言学员:徐良总
重温经典老三篇之一《纪念白求恩》,犹如一碗洗涤心灵的鸡汤。拜读过后,感触颇深。一是鉴古而知今。本着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了解历史,了解白求恩,铭记历史,鉴古而知今。二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私心多寡决定个人的眼界与格局。正如陶铸所写“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修身永远在路上。三是工匠精神。折射出踏实肯干的工作心态,不畏艰难的工作精神,对业务一丝不苟、对服务精益求精,作为教育人更要赋予新时代的理念创新工作。
第四组发言学员:汤海鸥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党校徐声响老师点评:四位学员们关于《纪念白求恩》的阅读体会分享都很有“正气”。白求恩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共产主义利他主义思想,分享的学员都能真正有感悟,所以分享都充满了“正能量”。
3、老三篇之《愚公移山》为1945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致的开幕词。
第五组发言代表:杨哲
通过重温《愚公移山》,感悟有如下三点:一是咬定目标的坚定信念。树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二是永不言弃的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们依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第五组发言学员:邵赛乐
毛主席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他选取了“愚公移山”这个典故,鼓舞大家的革命热情,树立对共产主义革命必然胜利的决心,这在当前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共建“中国梦”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鼓励共产党人继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继续树立依靠群众不惧艰难困阻,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精神。二是继续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三是在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时代,正确认识和看待中美关系,在战略对抗中和平发展。
第六组发言学员:诸素雅
毛泽东同志以《愚公移山》为题做了党的七大闭幕词,提出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因为有了这个精神指引,我们党才屹立不倒,人民才始终拥护着我们党。那在当代,这则故事对我们的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用三个词来概况就是“信念”“坚持”和“为公”。何谓“信念”?信念是对必将成为事实的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如何“坚持”?核心逻辑就是时间和坚持。怎样“为公”?就是要求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有了这三方面的内生外延的转变,我们的党就会永远具有先进性。
第六组发言学员:王立
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 “自力挖山”、 “不断挖山”的精神。愚公精神是敢于正视困难、勇于担当、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精神、是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干事创业精神、是锲而不舍、坚定信念、执着追求的顽强拼搏精神。愚公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党校徐声响老师对12位学员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并进行总体点评。他说: 所有学员的分享都很到位、很深刻。老三篇是穿越时空的经典,三篇短文内在逻辑联系为“为了谁?依靠谁?谁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对理想坚持,有信仰、有信念的人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就是信仰,通过重温老三篇让我们的学员获得的最大收获就是要做有理想、有信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