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教学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干部培训 > 教学研究

党校模块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温州市委党校“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为例

时间:2018-06-28 浏览人数: 来源:经济学教研部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朱呈访

 

内容提要:党校是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长期以来,党校教学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然模块化教学因其教学主题统一性、教学内容系统性、教学逻辑严密性,可以有效突破教学碎片化问题,提升教学的整合性与系统性。本文基于温州市委党校“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的案例研究,分析党校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并指出目前模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优化模块化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    党校教学    教学实践

 

一、碎片化教学:党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党校是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党校的教学对于领导干部政治素养、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重要。党校教学因其对象的特殊性,故其教学形式与内容也存在独特性。党校的教学不是围绕现成教科书的教学,而是以党的重大理论、政府的重要决策为指导的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因其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教学主题的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反而形成碎片化教学问题。党校教学因为存在教学体系的整合性与系统性不够的问题,而使得教学效果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课程主题的分散化

    因党校专题式教学的特点,会出现课程主题分散化问题。党校教师根据自己专业特点、研究特长,并结合党的重大理论、政府的重要决策与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开设相应的教学专题。教学专题开设与选题的自主性与自发性,会出现选题的分散性,难以提升教学的整合性。课程主题分散化的原因在于课程选题缺乏指导性与统一性,党校教学应该每年出台更加规范的政策,设置系统的教学专题指南,可由教师进行选择,教师亦可以适当范围进行微调,而不是教师由下而上报教学专题。这样可以控制课程主题过于分散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的碎片化

课程设置碎片化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因其课程主题的分散化,进而增加课程系统化设置的难度,难以实现同一主题的统一归置,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发挥。碎片化的课程设置不仅不能给学员带来完整而深刻的教学效果,反而让学员的学习过程变得凌乱而没有逻辑,学习效果不佳。课程设置应该把握课程的构成要素与内容范围,课程的架构形势与课程的功能性质,从而科学系统搭建课程的基本构架。

二、模块化教学:突破教学碎片化的有效方式

模块化教学(Modules Employableskill)是一种新型的、区别于以“课”为单位组织的教学形式,是指把零散的、具有同一主题、存在较强内在联系的教学内容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活动。[1]模块化教学从系统性设计出发,强调教学的实用性、能动性、情境性与开放性。模块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是解决教学碎片化的有效方式。模块化教学存在以下特点:

(一)教学主题的统一性

教学模块里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致力于一个主题的教学目的。教学主题的统一性,可以让学员清晰学习目标,厘清学习脉络,提升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教学模块里的教学活动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形式来强化同一主题,呈散射状,更具系统性与整合性。教学模块可以突破学科的限制,依据不同方面与领域进行集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与此同时,系统性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提高教学的层次性、逻辑性与丰富性,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三)教学逻辑的严密性

教学模块的教学活动之间内在联系较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而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不能出现孤立、分散的教学内容。教学逻辑的严密性易于让教师整体把握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也易于让学员整体理解教学框架,掌握教学知识。

三、模块化教学的实践:“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实施方案与效果

本文选取温州市委党校“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为研究案例,分析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方案,从而优化与增强模块化教学在党校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自2006年起,温州市委党校开始在主体班次(中青班)开设“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共开设3次,培训学员约150人。

(一)教学目的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面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形势,温州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深刻撬动经济社会发展变革,领航经济社会新发展。因而,当前环境下,必须让学员深刻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并提升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五大发展理念是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构成的逻辑严密的有机系统,故五大发展理念的教学不能碎片化,必须系统化模块化。因此,设计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提升五大发展理念教学的系统性,增强五大发展理念教学的完整性。

   (二)教学系统性设计

1.教学内容丰富性与系统性。“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将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仅仅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第一,主题讲座。教学模块开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谋划温州未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理念,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温州建设》、《坚持共享发展,努力创造美好生活》、《温州城乡协调发展》等6大主题讲座。第二,主题沙龙。教学模块开设《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十三五”时期温州发展新思路》、《经济转型:温州人的模仿与创新》、《金融案件的司法处置》等5大主题沙龙,期间邀请温州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点评。第三,现场教学。教学模块将学员分成综合组、创新组和绿色组,分别开展现场教学。综合组的现场教学点为赴温州珊溪水库,创新组的现场教学点为温州昂臣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绿森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组的现场教学点为新桥街道的西湖长浃河。现场教学可以让学员实地调研五大发展理念在温州的实践,并提炼温州的经验、发现温州的不足。期间,还邀请多位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讲授与点评。第四,小组讨论与班级论坛。按照现场教学三个组,分别围绕各个分主题进行了小组讨论;举行班级论坛,各小组推选的学员代表分别围绕主题进行了发言,最后由温州市委党校朱康对教授做总结点评。

2.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块采取专题辅导、现场考察、听取当地专家介绍、案例点评、分组讨论、班级论坛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课堂,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体验性,增强学员学习兴趣。

3.充足的时间安排。教学模块共安排五天,其中专题辅导三天,现场教学与实践考察一天,小组讨论半天,班级论坛半天,深入系统学习模块理论与知识,体验与研究温州经济实践。

   (三)教学实施效果

本教学模块采取专题辅导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陈述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小组讨论和班级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员深入学习、调研、思考、探索。本教学模块的开设,既有理论的高度亦有案例的“地气”,既有全面剖析中央精神的魄力亦有解决温州实际问题的决心,系统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项目的最终成果转换为决策咨询,为温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笔者对2016年温州市主体班次(中青班)进行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发现90%的学员认为“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课程设置较好,85%的学员认为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很好。87%学员认为教学模块教学效果较好,82%的学员认为教学模块教学效果很好。“五大发展理念与温州经济新发展”教学模块在主体班次(中青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然存在不足。

四、模块化教学反思与建议:优化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办法

(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模块教学主题思想

模块教学主题思想贯穿整个模块化教学的始终,是模块化教学的灵魂,是设计模块化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突出模块教学主题思想十分关键。在设计教学模块主题思想时,要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把党的重大理论、政府重要决策与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相联系,从而突出模块教学主题思想,使其鲜明化、焦点化、清晰化。

(二)厘清课程脉络,突出课程设置科学性

第一,科学把握课程概念。课程设置应该把握课程的构成要素与内容范围,课程的架构形势与课程的功能性质,从而科学把握课程概念。第二,科学归纳课程领域。把教学模块中所有的教学内容按照合理的标准、依据明确的逻辑,进行科学分类,从而科学归纳课程领域。第三,构建恰当的基本构架。基于课程领域的划分,需要科学系统搭建课程的基本构架,明确整体逻辑框架。因而,厘清课程脉络,突出课程设置科学性,显得十分重要。

   (三)完善教学活动设计,突出教学的系统性与丰富性

第一,完善教学材料准备工作。形成系统的教学材料,避免模块准备的教材资料内容理论偏多偏难,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增加事务性和实践性的资料收集;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对学员需求的掌握,按需调整教学材料,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第二,多样化教学活动设计。因教学模块时间安排较长,应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采取专题辅导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陈述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小组讨论和班级论坛相结合的方式。第三,突出现场教学的重要性。根据教学项目的教学效果,现场教学点要按需进行调整;需要增加备选教学点,可以根据各个班次的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四)完善评价体系,突出教学效果的反馈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块最后环节,应该加以重视。完善教学模块的评价体系,突出教学效果的反馈性,可以准确检验与评估教学模块的实施效果,可以为改善教学模块的实施提供建议依据。要把教授、学习、评价三个环节有机融合,使得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不仅是领导干部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更是教学模块打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管廷莲. 党校教育模块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EB/OL],2016年1月

[2]周平儒.模块化教学法探微[N].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2006,6(3):2. 

[3]宋立温.模块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数学教学,2009(12). 

[4]郑伟.地市级党校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11. 

[5]顾绍梅.党校推行“模块教学”新模式初探[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4). 

[6]刘建平.模块化教学与教学迁移[J].当代教育路南(学科教育研究),2008(5). 

[7]李建良.基于模块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桂海论丛,2011(1). 

[8]范桂红.模块教学在党校培训中的应用[J].福州党校学报,2010(6). 

[9]皮江红.模块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J].消费导刊,2008(8). 

 

(本文获2017年全省党校行院系统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优秀论文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