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教学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干部培训 > 教学研究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文化自信与温州文化建设》教学模块的实践与启示

时间:2018-07-03 浏览人数: 来源:文化与社会学教研部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陈中权

 

[内容提要]党校主体班次文化类教学项目如何体现“尽善尽美”、“入脑入心”?温州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学教研部在中青班开展的教学模块《文化自信与温州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索,本模块以轻松愉悦、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来体现加强领导干部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的教学意图,获得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主要做法是:按文化学学科体系设置教学模块,突显人文精神;将课堂摆放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知名文化场所,突显创新特色;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突显心灵契合;注重言传身教、用心付出,突显正己化人。实践证明,“以文化人”最能入脑入心。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涉及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美学追求、艺术品位等内容,极易引发争议。如何以先进的文化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同时又以美好的形式呈现其独特的魅力,达到“尽善尽美”、“入脑入心”的状态是主体班次文化类教学项目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2017年5月22-27日,温州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学教研部在中青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文化自信与温州文化建设》教学模块,这是市委党校主体班次第一次按文化学学科体系设置的、以温州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围绕着坚定文化自信、理解温州地域文化特质、温州人精神、提升领导干部人文素养这些话题,教学模块以观看反映传统技艺传承问题的情感电影《百鸟朝凤》开始,以设计独特、趣味十足的主题沙龙结束,中间共安排9个专题和参观6个知名文化场所。而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的教学内容安排都贯穿了一个明确的共同的目标指向,那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关怀。通过将课堂摆放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知名文化场所,以轻松愉悦、寓教于乐、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来体现教学意图。这种以文化人的做法给一直处于高强度学习而感到疲惫不堪的学员们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从而激活了学员们内心的学习兴趣。全体学员对本教学模块所有项目都给予了“优秀”的罕见好评,时隔半年,不少学员对许多细节记忆犹深。作为教学模块的负责人、作为党校战线上的一个老兵,我倍感欣慰,觉得所有的辛勤付出也都值得了。

一、做法:突显人文精神、地方特色、正己化人、心灵契合

1、按文化学学科体系设置教学模块,突显人文精神

教学模块名为《文化自信与温州文化建设》,让学员坚定文化自信,理解温州地域文化特质、温州人精神,提升领导干部人文素养是教学模块的主要目的。模块以文化学学科体系为基础,结合前沿理论的最新动向,以及我国文化发展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点,开设了系统性的理论教育课程。课程包了“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文艺学”等基础理论,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文化学学科面貌。夯实理论基础,旨在让学员在短时间内能基本形成文化学的知识图谱,了解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模块共设置了9个专题:《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文艺系列讲话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格魅力和领导力构成的关键要素》、《艺术精神书写诗意人生》、《温州地域文化与温州人精神》、《文学的温州现象:如何经营我的文学》、《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创新的温州实践》、《新时尚、新生活、新消费: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趋势》、《大拆大整背景下的温州古建筑保护》。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安排中都贯穿了一个明确的共同的目标指向,那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情怀,这就确保了教学模块的方向是正确的,符合中央要求,符合教学规律。而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情怀很大程度上从主讲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

今年72岁的王曙老师是温州著名摄影家,24次深入中国西部地区采风,拍摄了无数摄人心魄的照片,他又是一个文学家,有着非常细腻的笔触。他曾经担任过国际艺术家摄影学会副会长等诸多摄影界的显赫头衔,但是他把这一切都放下了,每天在孜孜不倦地用他优美的散文配上动人的摄影作品来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他是一个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家,为艺术而拼命的艺术家,善于用慧眼在细微处发现真正的美。我们邀请他主讲《艺术精神书写诗意人生》,他着重讲述他是如何在西部摄影的奇特经历。学员们在享受王曙老师用生命换来的精美照片时能强烈体会到他身上流淌着的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和诗意人生。

我们邀请的艺术家是如此,我们邀请的行政干部也是如此。温州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处处长郑云,原从事法院工作,因爱好文艺,主动调到文广新局工作。这些年,他协助局领导全身心地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做成温州两大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均媒体均来温州进行专题报道。他精心准备的《温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创新实践》博得了学员们的热烈掌声。他对文化工作的敬业精神、他对文化本质的深刻领悟、他的渊博学识等都使学员们产生了好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身上也很好地体现了温州干部良好的人文素养。主题沙龙的奖励也是主讲人之一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升高提供的的一幅画和一幅书法和他们编辑的三卷本资料《东瓯遗韵》。教学模块中共安排了五位文化系统的干部作分享,这些身处一线工作的文化系统的干部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翔实的一手资料、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员们感受到温州干部中是有很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2、将课堂搬到现场教学点,突显地方特色

温州历史底蕴深厚,人文精神浓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历史上,永嘉学派、永嘉四灵、南戏等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又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温州所以名闻天下,时常给世界带来惊喜之举,就在于千百年来被一方水田滋养熏陶的温州人具有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务实求真的文化基因。温州文化是温州人的精神和灵魂,是温州人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深刻影响着温州发展的进程。

虽然温州是一片文化沃土,然而,并非所有的中青班学员都了解温州地域文化底蕴和特色,也并非所有的学员都对温州地域文化感到自豪和自信。如何使学员比较深入地了解温州是一座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更好地了解温州文化建设的现状,从而对温州地域文化产生强大的自信心。我们将课堂搬到现场教学点,通过在现场教学点开展教学和研讨,使学员对温州地域文化有直观的了解,认识温州地域文化的特质。为此,我们精心安排了6个知名文化场所,包括温州大剧院、温州博物馆、温州图书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温州武术博物馆、澳珀文创园等,涉及了各种主要的文化设施类型,较好地呈现了温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具体如下:

参观温州武术博物馆。温州武术博物馆所在地杨宅是市级文保单位,是温州城市建设中第一次被整体平移的古建筑,被称为“浙江第一移”。同时该老宅无偿提供给温州武术博物馆使用,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典型。温州历史上尚武之风强盛,仅武状元就有25人,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也是展示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的上佳场所。项目组成员董约武是武术博物馆的主要设计者,他给学员的讲解很有亲和力。同时,他安排了武术界的一些名家作现场表演,恰好,中青班的班主任朱翔也是练武之人,他的精彩表现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很多学员原本不知道温州武术居然如此强盛,因而非常好奇。再加上老师们在身在其中有上乘表现,学员们便自然而然产生亲切感。温州历史文化遗产丰厚,仅古建筑就有6354座,但在大拆大整中损失极其惨重。在这个精致的古建筑里,我们邀请温州市文保所副所长、研究馆员黄培量讲解《大拆大整背景下的温州古建筑保护》,学员们欣赏精彩武术表演的同时也了解温州古建筑保护状况,并反思市委重大决策的处置问题。

参观文化驿站。文化驿站是温州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品牌文化项目,是时尚化、体验版、休闲式、文艺范、互动型的休闲空间,目前已形成以池上楼为龙头的40家文化驿站,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体现了公共文化的精准化服务。原先我的设想是在南戏曲博物馆的文化驿站看一场戏,但经过实地考察和观看瓯剧《狮子吼》后,感觉到场地对这么多学员显得拥挤,而且戏曲表演学员也未必喜欢,认为这不是最佳方案。于是请市文广新局安排到温州市文化馆的文化驿站欣赏民乐表演,介绍古琴和古筝、笛子和箫的基础知识并作表演。在充满设计感和文艺范的温州文化馆文化驿站里,大家品茗欣赏以《锦瑟无端五十弦,追古思今话丝竹》为主题的古琴、古筝等民乐表演,然后听学者型领导、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升高主讲《人文精神是人格魅力和领导力构成的关键要素》。

参观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温州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无疑是温州大剧院、温州博物馆、温州图书馆。城市书房已全面融入温州市民的精神生活,成为新的城市文化地标。2017年7月,城市书房入选由中宣部、中央深改办指导,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为党的十九大献礼,我们带领学员参观了温州图书馆的城市书房,这是全市29个城市书房的标杆。温州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属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布展的温州博物馆的历史厅,学员们观看了最具温州历史文化特色的展览,感受到了温州十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温州大剧院外形非常有特色,正面像一条翘首跃出水面、欲跳龙门的鲤鱼,侧面宛如一个个张开“臂膀”的贝壳,从上往下看,则成了一条游走于水中的金鱼,再换个角度就变成了钢琴的琴键。很多学员是第一次来到大剧院,感到非常新鲜。学员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大剧院的音乐厅等高大上的设施,然后再听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处长郑云主讲《温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创新实践》,对温州市这些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所取代的成绩有了直观的感受。

3、项目组殚精竭虑、用心付出,突显正己化人

本模块教学之所以大获成功,究其根本,在于项目组的真正一切以学员为中心,实实在在地将它作为精品来打造,不计成本,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废寝忘食,从而感化了学员们。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本人多年来一直希望能在中青班开设温州地域文化专题教学,早在2011年就设计了详细的《温州文化强市建设专题研讨班》方案,可惜没有机会实施。对于《文化自信与温州文化建设》教学模块,项目组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它列入文化与社会学教研部上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自加压力,倾注了大量心血,认真听取教学教务联席会议评估组的意见,多次征求学员代表的意见,反复修改教学方案,不断细化课程表,认真筛选教学现场,认真选择主讲老师,最后使得教学方案比较完善。

精心设计教学资料:完全由我们教研部编辑设计的《文化温州---永嘉前辈读书多》是一本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教学资料,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温州历史文化的精粹、当代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为此,我和教研部谢中榜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搜集相关资料特别是精美的图片。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即使在学校安排的赴宁波市疗养期间也每天都工作到夜晚。这本学习资料一亮相就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好评。

精心设计主题沙龙:为准备主题沙龙,绞尽脑汁。既不想强加给学员任务,从而发一些言不由衷的官腔,又不愿没人发言死气沉沉,一直找不到好办法,直到快要结束了,突然来了灵感,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学员发言。具体方案如下:用抽签的方法抽出第一个分享者,分享完毕后其他同学针对其分享的观点和内容进行提问或者反驳,分享者必须对提问或反驳进行回应。分享者如果没有分享观点,分享题目由主持人指定。已提问或反驳的同学有权选择不参与分享。根据分享和提问、反驳的质量,主持人把关时间。下一个分享者由前一个分享者指定或抽签确定。最后评选出若干名优秀分享者、提问者、反驳者。奖品由市文广新局和市委党校提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方法大获成功,沙龙从8:30一直到12:00,气氛特别热烈,学员争着发言,互相诘难,质量很高。可以作为党校干部教育中的一个模板。

充分发挥学员积极性:班级里有不少文化宣传系统的学员,文化底蕴颇深。本次模块能成功举行,与学员们的中肯意见和积极配合密不可分,模块方案和主题沙龙方案两次专门征求过学员代表意见。实际运行中,学员们也非常配合,学员拍摄的照片非常精彩,主持的主题沙龙非常到位,也为模块增色不少。可以说,本教学模块基本上做到了教学相长。

作为教学模块负责人,本人用心主持每个具体项目。教学模块实施期间,本人全程与学员在一起,每天睡得很迟,基本上都是12点以后,但在5点之前都已醒来。有一天在两点后才睡。认真准备用教学模块介绍的PPT、中间的各位专家的主持词和最后的沙龙总结。为培养年轻人,本人没有安排自己上专题课,而分配课时,自己要得最少。项目组的用心也让学员感动,才华横溢的谢中榜老师也是全程默默地录像和拍摄,学员们都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这就是没有要求的要求,是无声的要求,达到了正己化人的成效。

4、营造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突显心灵契合

如何让中青班学员理解并接受是我们着重思考的事情。我们认为,既要站在理论高度阐述,又要能让学员有实际感受;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二个多月的高强度的理论灌输,学员们对理论学习已产生了疲倦感,于是决定先不讲核心课程《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而是先用观看情感电影《百鸟朝凤》打开心门。《百鸟朝凤》讲述的是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但实际上所展现的绝不只是一群艺人的人生故事,从深层看是对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包含着吴天明导演对整个中国文化的思考。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根植于民众的民间文化,事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问题。果不其然,当学员们走出我们党校豪华影院的时候,很多人的眼睛湿润了。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这个核心专题放在教学模块快结束时讲则起到了总结提升的作用。

考虑到每个学员的需求点各不相同,在参观时我们没有严格的约束,而是让学员比较示意地走动。比如参观澳珀创意园,这个到处都是创意设计的创意园是温州最美的企业,令人流连忘返。因为人多,有不少人听不清楚介绍,于是干脆停止介绍,让学员自由参观、自由交流、自我感悟,结果效果特好。最后集中在四楼非常有品味的会议室里听市委宣传部文产办主任林必祝主讲《新消费、新时尚、新生活---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趋势》。林必祝给大家观看9分钟的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宣传片后,直接了当地讲解自己五年来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心路历程和最新思想,学员们听后很受启发,他讲完课后提了很多问题,开展热烈的交流。

在作教学模块总体介绍时,我就宣称:除了学校的要求外,我们对大家没有任何要求,我们只是对自己有要求。五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全程只作温馨提醒,没有任何强制要求,但纪律却惊人的好。对于主题沙龙的发言,我没有让任何人特意做好准备,但是流程的设计却能让几乎每个人都必须自觉作认真准备。

学员邱克说:“本周徜徉在温州文化的风景中,切实的享受了一把。” 学员孙单平说:“很轻松很惬意的一周文化模块学习已悄然离去,留恋忘怀、意犹未尽。党校把传统教学与艺术欣赏有机融合, 让我们感知文化艺术的魅力,启迪我们心灵的感悟。”学员吴思龙说:“在整个教学模块的进行中,展示了温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地域文化的象征物,试图担当起新时代历史叙事和情感连接,帮助我们系统地重构从过去到未来的一个认知。”

二、体会:以文化人最能入脑入心

1、要从灵魂和精神动力的角度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运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章修正案对总纲原第八自然段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作了充实,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同时,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后增写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内容。十九大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我们把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文化解决的是人的精气神等问题讲得透彻时,我们对党校主体班次大幅度能设置较长时间的文化类教学模块也就讲得理直气壮了,学员们也就具敬畏之心,至少不会产生轻视之心。

2、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古代汉语中是由“文”和“化”两个词来构成的,最早源自《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个“文”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鼓乐、曲调等,而“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本义作“教行”解。“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等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文以载道”是指文学、艺术等内容要蕴含着宇宙、人生的原理和法则。教育的本质在于“长善而救失”。传统文化中就有鲜明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也就是以美好的东西来教化、熏陶、改变人的心灵。文化主要靠自觉、靠熏陶,而不是靠武力、靠强权。学习主要靠自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只有达到自觉,才能从中获得真正的乐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3、以文化人的教育方法最能入脑入心。如何让学员们深切领悟到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如何使学员充分了解温州地域文化的优势从而坚定对温州地域文化的自信?不能总是板着脸在说教,而应该更多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多年来,本人在从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纯公益活动中比较深刻地理解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的内涵和意义,认为只有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才能做到心灵契合。“以文化人”的教育方法最有效、也最能入脑入心。本教学模块的做法就是,开头提要求,结束作总结,中间尽量减少纯说教;专题课中要有故事并要反映其背后深刻的哲理;设置的教学内容不宜过多,关键是要能打动人;要通过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最美的温州,让学员领悟其中的真谛,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力量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本文获2017年全省党校行院系统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优秀论文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