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时间:2022-06-14 浏览人数: 来源:教务二处(城区联合党校)
勤掸“思想尘”,筑牢“防火墙”。6月11日上午,在温州市委党校多功能厅中上演了一场生动经常的“廉洁课”。来自城区中青班和城区年轻班的60多名干部齐聚一堂,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围绕“青”“廉”二字畅所欲言,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免疫力”。 瓯海区纪委副书记黄智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郑智成应邀点评。
在观看警示教育片之后, 10位代表学员作了精彩的交流分享。
1.陈念之:去年,温州率全省之先在市域层面实施“青廉工程”。我的4个工作岗位也任我充分认识到了干部清廉的重要性。作为负责宣教的同志,针对“青廉工程”,我认为要坚持高站位政治格局、搭建全方位管理机制、打造新形势廉政廉教体系。
2.王少微:跟大家分享几个身边的案例,这些案例虽然违纪违法手段隐秘,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究其原因有法纪观念淡薄、个人心态失衡、监督不够到位等。因此要强化思想教育、注重培养锻炼、加大监督力度,对青年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加以遏制。
3.范世凡:一个干部要想持续进步,清廉,永远都是一个最低的标准。有些干部能干肯干,却在腐败问题上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从“破纪”走到“破法”的腐化堕落过程,往往就是从一顿饭、一包烟、一瓶酒、一张卡开始。我们都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
4.郑武:跟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农村“三资”管理领域腐败问题案例,背后的原因我认为有出租招商工作不规范、村组织议事规则不严格、违规招租转租现象频出、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等。给我们的启示有村集体资产要阳光交易、村级小微权力要规范运行、村干部违法违纪要严厉查处。
5.赵蓓蓓:在警示片里出现最多的心理剖析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是一颗红心为民向党的,慢慢的诱惑不期而至,陷阱无处不在。身边众多案例告诉我们,廉政问题是伴随干部生涯共始终的课题,我们必须摆正“门神”,“大鬼小鬼”就一个也进不来。
6.林汐澄:青年干部要把廉政学习列为重要任务,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都应自觉践行。经常为自己的行为敲警钟,处处慎权、慎欲、慎独、慎微,及时修正自己的从政行为,避免误入歧途。
7.黄焕克:临聘人员并非法外之地。身边临聘人员的违规案例引发了我的深思。他们缺乏廉政意识,违纪成本比较低,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对他们的管理,也要以更好的准则要求自己,做到“多学习、少‘吃饭’”。
8.林日清:早在1964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年轻化” 经过漫长的40多年,目前老、中、青三代人“驻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形成较好的干部梯队分布。但也逐渐显现出个别问题。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握好两项内容:一要干事,二要干净,也就是既勤又廉。
9.张帆:作为基层干部,我发现身边有不少的腐败案例,事情不大,但危害不小。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有更大的责任,也面临跟多的机会和挑战。我觉得要做到找准岗位的廉洁风险点,相关部门要开展好谈心谈话工作,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年轻干部成长全周期的监督。
10.缪仁奕:唯有风清气正,才能行稳致远。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嘴里说着廉洁自律,背后却收受着巨额贿赂,让人觉得可笑,这样的案例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要涵养“清”介有守的政风、“亲”善和美的家风和“青”春蓬勃的新风。
分享结束后,青年干部纷纷表示,要以案为鉴,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自觉抵制各类不良风气,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据了解,自温州实施“青廉工程”以来,温州市委党校将该工程建设纳入到了青年干部的日常培训中来,尤其是加大对主题班次学员的“廉洁意识”培养,以“青廉工程”论坛等为平台,持续组织开展读书学习、交流学习、实践学习,帮助青年干部在政治理论上“补钙”。
此外,市委党校在制定课程中更加突出学员的全面发展,打造了集理论思维、党性教育、清廉课堂、组织生活会、市情调研、阅读分享、辩论沙龙、防疫课堂、主题微讲坛等融合的系统课程,护航青年干部思想健康,推动青年干部更好更快成长,成为服务中心大局发展的中坚力量。
洪佳慧 蓝倩倩/文 郑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