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理论发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发声 > 理论发声

学讲话 话初心丨永嘉县委党校: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 奋力打造新时代党校党性教育新高地

时间:2023-05-24 浏览人数: 来源:办公室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和全省党校校长会议要求,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现推出“学讲话 话初心”系列文章,共享共勉全市各分校学习贯彻落实举措。

 

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

奋力打造新时代党校党性教育新高地

永嘉县委党校

 

  “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初心所在,而党性教育构成了“为党育才”的核心环节。

  一、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校在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思想引领和行动纲领。要学深悟透,从中找方法、找对策、找答案。

  一是对标“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就是要坚定办校政治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校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是党校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使然,必须从党校姓党这一政治高度突出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动摇。
  二是对标“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就是要突出党校主业主课。《工作条例》明确,党校教学要确保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主业主课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客观需求和逻辑起点,作为重要方面的党性教育,也应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方向坚定不移地长抓不懈。

  三是对标“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就是要创新教学方式载体。建好党校的“大熔炉”,不仅要在理论阐释上下功夫,更要从实处着力,特别是突出党性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改进创新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更多地开发利用党性教育基地资源,打造“实境课堂”,提升感染力。

  二、永嘉党性教育的主要载体与创新实践

  永嘉是全省山区26县之一,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策源地,既有生态优势,又有红色资源。聚焦党性教育,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打造红色根脉矩阵,构建党性教育传续机制。依托省委党校等部门编写《红十三军革命斗争史简明教程》,目前,该教程已列入全省党校系统红色学府干部教育培训丛书。围绕红十三军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展开了专题备课磨课活动,形成小有规模的地方党史科研教学共同体。建成红十三军教育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亿元,并开发“红色教育+”研学路线11条。目前基地接待各类培训游学达5000多场次、36万多人次。

  二是优化学科系统集成,构建党性教育协同机制。形成了全面涵盖党章、“四史”、优秀传统文化等核心课程体系,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每年春秋两季开学邀请县主要领导上党性教育第一课,将党性教育和考核要求贯穿落实到培训全链条,在党性要求上采用一票否决制。综合运用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如组织学员敲一次警钟、重温入党誓词、红歌传唱等,提高党性教育的实效。

  三是升级实践锻炼平台,构建党性教育强化机制。中青班、年轻班等主体班次设置调查研究课程,时间周期定1至2个月,要求学员形成有价值的咨政报告。每年精心挑选“急难险重”项目,包括“城中村改造”“信访排查化解”等,并安排科级领导作为实训带队老师。穿插“重走红军路”,选择碧莲镇后九降村作为“三同教育”(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训基地,开发案例现场教学课。

  四是严抓党内组织生活,构建党性教育内化机制。针对中青班等重点主体班次,在班组基础上,建立临时党支部,学员一般分为5组,每个小组至少安排3名党员组建党小组。每月办好主题党日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按照规定流程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将撰写党性分析材料(非党员写思想剖析材料)作为严格组织生活和严抓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并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
  三、几点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必须以党的需要为需要,做到党性教育同步答题。

  二是必须牢牢坚持学做结合。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确保学做结合。

  三是必须对标提升政治能力。实践证明,越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政治能力、治理能力、执政水平才越强,这是新时代党性教育的重点所在,必须全面把握、统筹推进。

  四是必须坚定实事求是作风。“实事求是”四个字是我们党最为重要的经验之一。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大场景,必须在今后的党员干部培训中继续抓好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