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学科建设 > 教研活动 |
时间:2017-05-05 浏览人数:
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避免触雷踩线
公共管理教研部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宣传思想领域热点问题
党校姓党是党校办学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在2015年12月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校姓党贯彻党校工作始终。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坛有纪律,有一些红线是党校教师不能触碰的。那么红线是什么,哪些红线不能触碰,就这个问题,公共管理教研部组织了一次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第一个问题,中国梦不是宪政梦、个人梦、美国梦。中国梦的提法很好,但关于中国梦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些歪曲解读和认识误区。一是把中国梦曲解为“宪政梦”。这种观点认为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西方式的宪政民主道路。实践证明,中国梦和宪政梦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本质上是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二是把中国梦曲解为个人梦。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三者的辩证统一,这是由中国的文化基因决定的。对国家、民族来讲,中国梦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梦的汇聚;对个人来讲,中国梦是个人梦的坚实承载舞台,是个人梦想实现的有力保障。三是把中国梦曲解为美国梦,认为中国梦要取代美国梦的霸主地位,中国梦是对世界的威胁。这是不必要的担心,中国的崛起有利于平衡世界的力量。同时要认清现实,不能盲目自大。
第二个问题,国家治理不是对西方概念的照搬。我们所用的“治理”概念,有别于西方政治中的三权分立、实现多中心治理和社会自治的“治理”,我们的“治理”是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多元治理,以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释放我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所内含的巨大能量和活力。“治理”这个提法也不是完全照搬西方的,从历史上看,我们一直都在做,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说法。“治理”的概念不是西方政治理论和管理理论的专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内容之一,其根本理论逻辑出自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其历史逻辑出自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其实践逻辑出自中国改革开放和问题解决的实践进程。
第三个问题,批驳“国企三怪论”,包括国企低效论、国企垄断论、“国企僵尸论”。首先要承认确实有这种情况存在,国企需要完善现代经济管理制度。但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以及涉及民生的公共资源,如果交给民企,会影响到国家安全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效率也要考虑短期和长期,规模的大和小,风险的高与低。
第四个问题,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由国内外敌对势力制造和散布,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搞乱人心、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为目的,以攻击、丑化和污蔑人民革命及革命领袖、英模人物为核心,以“重新评价历史、书写历史”为幌子,以“碎片化”甚至胡编、滥造、“恶搞”历史为手段的政治思潮。以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邱少云名誉侵权案为例,我们不否认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但无论是学术自由还是言论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不应侵犯到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应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我们允许对历史进行多种解读,但解读不是解构历史,不是去挑战英雄的人格和形象,况且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等英雄的舍生取义、爱国精神在当代中国是受到广泛道德认同的,这些言论在伤害英雄的同时,伤害了公众的民族和历史感情,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经过学习研讨,大家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党校讲坛要自觉维护党的理论、国家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序良俗、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避免走入误区、触碰红线。(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叶菲供稿)
电话:0577-55580189 55580202(异地培训) 55580078(市内培训) 地址: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龙永路66号
版权所有: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温州市行政学院) 浙ICP备202101613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302001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