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时间:2017-05-05 浏览人数: 来源:中共温州市委党校
经济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精)》
作 者:徐瑾
中信出版社
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在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
《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从纸币的失败到中国对白银的依赖,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到受制于西方经济体系,本书梳理了白银成为本位货币的艰难历程。此外,作者徐瑾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千年中国货币史,彰显的不仅是白银的循环和社会的更替,更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是人性的投射。每一个关注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古今谈)》
作 者:(德)森图姆|译者:冯炳昆
商务印书馆
由森图姆著的《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古今谈)》就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经济问题,提供一个历史视角,阐明“昨天与今天的经济思想”之间的源流演变,在讲述理论的同时,注重分析经济问题的社会政治背景,并且利用许多轶闻事例、图片图式,使全书兴味盎然,可读性很强,有较大的读者面。 本书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微观经济学,内容包括看不见的手、竞争、价格、成本和利润、商品的效用和价值、市场失效的原因、合理工资与工作权利、资本与利息。 第二部分为宏观经济学,内容包括货币、经济周期与需求不足、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技术进步对就业机会的破坏、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与财富、经济增长的限度。 第三部分为国际贸易,内容包括保护主义、国际贸易的得失、外贸赤字、国际竞争导致工资下降、区位之间的竞争、通货体制、美元汇率波动。 第四部分为公共财政,内容包括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社会诸方面、赋税与公平、家庭政策与老龄赡养、经济规律与政府立法、福利国家与失业。
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作 者:吴春岩
东北大学出版社
吴春岩所著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主线,精选31篇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原著,较为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容和各自独创性发展脉络体系,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原著的历史背景、时代意义、思想内容的导读和分析,并通过延伸思考等问题的
政治法律
《推位让治的温州实践/清华明德研究丛书》
作 者:王春婷|总主编:王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温州的社会共治实践探索缘起于社会改革的推动,它很好地将政府治理理念与民间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有的共治路径和机制。基于治理实践,我们将温州社会共治的路径概括为以“推典型让项目”、“推模式让空间”、“推规范让职权”为核心的“推位让治”路径。什么是“推位让治”?它的表现形式、实质是什么?它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有哪些?为什么温州会是这种共治路径?“推位让治”在社会共治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是否只是当前共治体系中一个节点?亦或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模式?以温州社会治理实践为例研究“推位让治”作为共治的实现路径,对于当前形式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意义在哪里?温州的路径是否可以复制?如果不能复制,其研究对于其他地方实践的借鉴意义又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王春婷所著的《推位让治的温州实践》从温州的社会开始谈起,深入剖析温州社会共治的社会基础,分析温州实践的做法、特点,进而总结经验,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与手枪的不幸相遇(日本司法物语)(精)》
作 者:(日)夏树静子|译者:李昊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与手枪的不幸相遇(日本司法物语)(精)》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夏树静子作品。 一百年,十二个故事,作者筛选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百年多年影响很大、很有戏剧性和代表性的十二个案例,用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一把枪,连杀四人,被关三十年,狱中成为文学家的死刑犯;刺杀俄国皇太子,举国谢罪,宁可亡国也不判死刑的大法官;肉体在温柔地展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文学还是色情。 以小说的手法,生动描述了日本一百年的法律发展画卷,文笔生动。
文学
《自深深处(精)》
作 者:(英国)奥斯卡·王尔德|译者:朱纯深
译林出版社
《自深深处》前后矛盾,爱恨交织,沉痛却又轻灵,是著名戏剧家、小说家、童话家、诗人,英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的一部美妙而难以言说的作品。《自深深处(精)》是精装中英双语本,由香港城市大学朱纯深教授精心修订译作,新增译序、译后记和注释。
《梵高的咖啡馆(精)》
作 者:张宗子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张宗子所著的《梵高的咖啡馆(精)》一书,文字充满比喻和象征,力求“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虽如断片残简,却也碎金满地,别有一番高头讲章之外的好处。作者在札记里记下了与现实相关的思考,也记下了很多想象性的内容,包括作为幻想的最朴素形式的梦。那些带抒情味道的风物回忆,由于距离遥远,我相信已经变成了另一种面目的幻想。卡夫卡的许多札记已经成为格言,他触及现实的本质,也许是一个无意的行为,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渔夫无意闯入桃花源。同理,我的那些借用了格言形式的句子,不过是个人经验的一道道投影,或如人所言,是一个时代在一个人身上的微弱回声。
社科总论
《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
作 者:周晓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晓虹等著的《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一书从感觉、情感、心态、体验等无法量化的概念入手,研究中国人在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观念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如何定义个体与国家、个体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顺应潮流而又创造潮流。总体而言,社会心态虽然难以测量,但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尤其是人们的权利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催生出的崭新的大众舆论行为,影响着全社会的稳定。